免费番外8 真.大结局-《舍弟诸葛亮》


    第(3/3)页

    这样吧,朕回去就让人筹备,明年正月就传位给太子,从明年正月开始改年号。太子明年就二十五岁了,传位之后,朕的身体如果还行,就让新君处理国政时常来咨询朕的见解,朕也好提点他慢慢适应政务。

    如果五年之后,新君一切做得好,到时候也是三十而立之年了,就算朕到时候还有一口气,也不会过问朝政了,就让他自行处置吧。”

    最终,刘备凭着以身作则,定下了“凡我大汉后世子孙为君者,年届六十五必须传位太子,自己为太上皇。传位后最多可继续视政点拨五年,年满七旬必须放下一切政务”。

    后世皇帝肯定会舍不得,但是他们的功德都不如刘备,刘备亲自以身作则了,还留下祖宗之法,让大汉朝臣一起盟誓,要比当年白马之盟更郑重,应该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除此之外,刘备提防的也不仅仅是特别长寿的皇帝,既然开了这个把太上皇生前传位作为定法的口子,后续还有很多情况可以往里装。

    如果皇帝的健康状况确实出问题了,影响到其“智力认知”了,容易被人蛊惑,或是不能分辨是非了,那也应该提前传位。

    这一点,其实后世文明国家都是这么干的,那些有总统的国家,哪个不是规定确诊总统老年痴呆完全无法行使职权了,就该“被伟大”地放弃权力。

    何况在帝制时代下,又不是传给外人,只是提前传给儿子。

    不过刘备这一步显然是迈得有点大了,诸葛瑾立刻敏锐地指出,陛下的这个设想用意是好的,但是执行时容易出问题,那就是没有人能判定天子到底有没有因病昏聩到智识无法恢复的程度了。

    刘备一听也有道理,这个规矩还真不是人臣能定的,只有刘备自己来裁断。

    刘备思量了很久,最终做出决策:“朝廷这几年不是设置了太医院么,其下还有研究医术的机构,华先生虽然故去了,但他教出了那么多弟子,也都颇有章法,深得其法。

    将来朝廷对太医院及其下医术研究机构的投入,要成为定法,不能荒废。后世子孙,真遇到天子昏聩无知、年老因病不能辨别的情况,必须要有三名以上皇子见证,请太医院自太医令以下,三名属官会诊,便能确定天子是否真的不能辨别是非。这些是医学的问题,就该交给医学。”

    刘备也算是就此留下了一条重要的祖宗家法:后世的太医院太医令,多了一项职权,如果有老皇帝实在年纪大或者别的什么意外变故,疑似老年痴呆,那么太医令就要出具医学鉴定,鉴定究竟是不是老年痴呆。

    太医令鉴定了老年痴呆,三名皇子(如果老皇帝有三个或以上儿子的话,如果没那么多儿子就不要求了)也认可了鉴定过程,那么就可以让老皇帝退位了。

    把这个漏洞堵上之后,诸葛瑾终于松了一口气,也发自肺腑地为刘备道贺。

    “秦始皇虽然首创了皇帝这个名号,但至今近五百年,陛下才是第一个让天子从此可以生前退位、并形成常法的仁主。陛下之德,远在秦始皇之上。”

    能做皇帝做到死,这没什么稀奇,从夏启开始,统治者就能做到死了。

    尧舜禅让,虽然有说法是活着的时候禅让的,但也不免有“尧幽囚舜野死”的后世讥谤。

    文明社会,统治者可以退休,而且能把退休做成常法、制度,而不是个例的偶然退休。

    这个贡献,已经超过了发明皇帝本身。

    ——

    PS:周末再发完本感言。

    差点都忘了这里还有一更免费番外还没发布

      

    


    第(3/3)页